古镇的发展既保留了艺术,也保留了人。这次经历让游伟意识到文化遗产和古镇是一体的。2008年,邛崃市的瓷体竹编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,这是该技术迎来“春天”的转折点。同年,由伟在古镇开设了自己的画室。
尤伟说,更大的转折点是几年前。2017年,平乐镇禹王社区被列入《中国传统村落档案》。2018年,禹王社区被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。2019年,禹王社区获得中央财政支持。在他看来,这意味着抽象的“艺术符号”由具体的“地理符号”辅助。村子的知名度越来越高,工匠们也纷纷效仿。目前,全镇已有近200户家庭加入了灵活居家就业队伍MG摆脱网站,专业从事生产和编织。
有了更多的订单,由伟和他的徒弟们开始思考如何使竹编看起来更好、更漂亮。如今,工作室的竹编种类繁多,能够满足不同年龄段人们的审美需求。
在过去的五年里,由伟教授了很多学生。“工匠最大的愿望就是把技艺传承下去。竹编技术在清代就已存在。我是第五代继承人,我不能关闭它,也不能让我的技能在这里被破坏。”传统的瓷身竹编技艺也保护着禹王社区。“保护村庄就是保护文化。村庄越好,文化就越好。当我看到游客来的时候,我很高兴。如果受欢迎,一切都好。”这是尤维心里说的。
传统村落的生命力由古建筑、历史人文、风俗文化构成……镇上种有13棵古榕树。经过一千多年的发展,它们已与古镇融为一体。根发达,叶繁茂的古榕树为这里的居民提供了庇护,它们的生命力就像这个古老的村庄。